新聞中心news
這些手表標識有些你可能還不知道!
這些手表標識有些你可能還不知道!戴表的朋友都會發(fā)現(xiàn),腕表上除了本品牌的logo外,還會有很多英文標識。有些在表盤上,有些則在表帶和表殼上。這些英文標識雖然很小不怎么引人注意,但是看懂這些標識對我們快速了解一塊腕表幫助很大。小編整理了一部分標識分享給大家,歡迎在評論區(qū)補充。
在基礎機芯上增加一套自動上條裝置。人們戴著這種手表,只要有一定的活動量,就能不斷的補充能量,直至把發(fā)條上滿,以代替繁瑣的每日手工上發(fā)條。
溫馨提示:自動表佩戴在手上每天至少8~12小時,一般能維持手表持續(xù)運走28~36小時,年老體弱、運動量偏小者,不太適宜佩戴機械自動手表。如果有多塊自動表的話,需要準備一個搖表器,將不佩戴的手表放在里面以保證充沛的動力。
不具有這套自動上條裝置的就是手動機械表在對應位置是POWERMATIC ××后面的××一般是數(shù)字,代表能量儲備的時間。如下圖6點鐘方向第一行花體字代表天梭力洛克系列;第二行代表能量儲備80小時(一般表在40左右)
為了保住這個歷經(jīng)風霜屹立不倒的支柱產(chǎn)業(yè),瑞士鐘表業(yè)者向來一致對外,從不互相拆臺,他們的經(jīng)營理念是:瑞士表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表。而判斷一塊瑞士表的質量的基本原則是:要看其有多少工序是在瑞士境內完成的。瑞士系腕表制造規(guī)定的惟一原則:瑞士制造的手表,才能是瑞士手表。手表上標識是:Swiss made。
源自1886年制定的《日內瓦法則》,目的是保證鐘表的原產(chǎn)地與工匠的技藝。日內瓦印記只頒發(fā)給在日內瓦地區(qū)制作的鐘表,只有攜帶手工打造并自動上弦的機械機芯的鐘表才能獲此殊榮,在機芯的夾板上刻印著“鷹與鑰匙”的徽章標志,目前共有12條規(guī)定,規(guī)定了機芯的制作標準。雖然未獲得日內瓦印記的不見得就不是好表,但符合日內瓦印記的標準卻幾乎可以代表制表工藝的最高級別的精良CQ9電子游戲。
2009年,百達翡麗宣布棄用使用百年的日內瓦印記,改用自己的百達翡麗“雙P印記”。作為卓越制表工藝的全新象征,PP印記超越了瑞士制表業(yè)現(xiàn)存的一切標準,與眾不同。這一印記代表百達翡麗的承諾:自1839年起制造的每一枚作品提供終身保養(yǎng)與修復服務。
日內瓦印記的運作已達百年之久,但其檢測規(guī)章修訂的次數(shù)與幅度的實質有限,對其關于產(chǎn)地的固執(zhí)堅持以及只專注機芯組件制作過程的要求,業(yè)界眾多品牌意見越來越大,于是2004年蕭邦、播威、帕尼強尼三個品牌發(fā)起Qualite Fleurier(QF)認證,意圖證明瑞士國內除日內瓦印記之外,優(yōu)秀的制表品牌也有很多。
天文臺表是獲得官方天文臺(cosc)精確計時測試認證的鐘表。1925年,瑞士時計測定協(xié)會確立了這一定義。如今單詞“Chronometer”指的是運行精確的鐘表,在各個位置和不同溫度下均經(jīng)過仔細校驗,測試合格方可獲得官方天文臺證書。
鐘表的外表無法顯示天文臺表運行的精確性,只能通過印在表盤上好不顯眼的微小文字向消費者指示這項精密而重要的性能。
表殼用不同含量的金合金制造(24K為純金,含金量100%)。含金量一般在表殼開檔處或后蓋上用鋼印標明,或用標志:樹代表10K、鳥代表14K、女人頭\狗頭代表18K
手表的表殼、表把、玻璃等部位,采取密封措施,提高手表長期走時穩(wěn)定性,延長手表使用壽命。按防水程度分為20米、30米、50米等。
機械手表或石英手表由1米高度自由落在硬木地板上,或等效試驗,手表不停、不壞、零件不脫落,走時精度保證在規(guī)定范圍內,為防震合格。
手表在4800安/米(60奧斯特)均勻磁場中,手表不停走;手表撤離磁場后,走時誤差在規(guī)定范圍內合格。多數(shù)石英表沒有標“仿磁”,但仍應該耐受1600安/米(20奧斯特)的磁場強度。